杜茎山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杜茎山
拼音 | Dù Jīnɡ Shān |
别名 | 踏天桥、山茄子[江西南丰] |
来源 | 紫金牛科杜茎山属植物杜茎山Maesa japonica (Thunb.) Moritzi,以根、叶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晒干。 |
性味 | 苦,寒。 |
功能主治 | 祛风利尿,止血,消肿。
根:头痛,腰痛,水肿,腹水; 叶:外用治创伤出血。 |
用法用量 | 根3~5钱;叶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。 |
摘录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
《中药大辞典》杜茎山
拼音 | Dù Jīnɡ Shān |
别名 | 土恒山(《纲目》),踏天桥、水麻叶(《湖南药物志》),山茄子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 |
出处 | 《本草图经》 |
来源 | 为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的根、叶。全年可采。 |
原形态 | 常绿灌木,高1~3米,少分枝,有时攀援状,全部秃净。叶互生,近革质,长椭圆形或狭椭圆形,长5~15厘米,宽2~5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钝圆,全缘或基部全缘,中部以上有疏锯齿;叶柄长0.5~1厘米。总状花序腋生,长1~3厘米;花黄白色,生于短柄上;小苞片阔卵形至肾形;萼、花冠5裂,花冠管长3~4毫米,长约为萼片的3倍;雄蕊5;雌蕊1。浆果球形或卵形,花萼宿存。种子多数,黑色。花期春季。 |
生境分部 | 多生于常绿阔叶林下。分布长江中、下游至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 |
化学成分 | 果实中含杜茎山醌。 |
性味 | 《本草图经》:"苦,寒。" |
功能主治 | 祛风,解疫毒,消肿胀。治感冒头痛眩晕,寒热躁渴,水肿,腰痛。
①《本草图经》:"主温瘴寒热发歇不定,烦渴,头疼,心躁。取其叶捣烂,以新酒浸,绞汁服之。吐出恶涎甚效。" ②《湖南药物志》:"祛风寒,消肿胀。治腰痛,感冒头痛,眼目晕眩。"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0.5~1两。外用:捣敷。 |
复方 | ①治水肿:杜茎山、泡桐、通草,水煎去渣,加豆腐一块服。(《湖南药物志》)
②治黄肿,腹水:杜茎山根、地茄子根、野黄麦菜、灯笼草各一两。水煎服,以绿壳鸭蛋为引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③治皮肤风毒:杜茎山根与白糖,煎服。(《广西植物名录》) ④止血,消肿痛:杜茎山茎叶,捣烂敷。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 |
摘录 | 《中药大辞典》 |
《中华本草》杜茎山
拼音 | Dù Jīnɡ Shān |
别名 | 土恒山、踏天桥、水麻叶、山茄子、胡椒树、金砂根、白茅茶、白花茶、野胡椒、山桂花、水光钟 |
出处 | 出自《本草图经》。 《本草图经》:杜茎山,生宜州,其苗高四五尺,叶似苦荬菜,秋有花,紫色,实枸杞子大而白。 |
来源 | 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杜茎山的根或茎叶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aesa japonica (Thunb)Moritzi·[Doraena japonica Thunb.] 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切段晒干或鲜用。 |
原形态 | 灌木,高1-3m。直立,有时外倾或攀援;小枝具细条纹,疏生皮孔。叶互生;叶柄长5-13mm;叶片革质,有时较薄,椭圆形至披针状椭圆形,或倒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,一般长约10cm,宽约3cm,朱端渐尖、急尖或钝,有时尾状渐尖,基部楔形、钝或圆形,几全缘或中部以上具疏锯齿,或除基部外均具疏细齿;背面中脉明显,隆起,侧脉5-8对,不甚明显,尾端直达齿尖。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,单1或2-3个腋生,长1-3cm,仅近基部具少数分枝;苞片卵形,长不到1mm;花梗长2-3mm,无毛或被极疏的微柔毛;小苞片广卵形或肾形,紧贴花萼基部,具疏细缘毛或腺点;花喜长约2mm,萼片长约1mm,卵形至近半圆形,具明显的脉状腺条纹,裂片长为管的1/3或更短,卵形或肾形,边缘略具细齿;雄蕊着生于花冠中部略上,内藏;花丝与花药等长,花药卵形,背部具腺点;柱头分裂。果球形,直径4-5mm,肉质,具脉状腺条纹,宿存萼包果先端,常冠宿存花柱。花期1-3月,果期10月或翌年5月。 |
生境分部 |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2000m的山坡或石灰山灌丛或疏林下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 |
性状 | 性状鉴别 茎类圆柱形,长短不一,表面黄褐色,具细条纹及疏生的皮孔。叶片多破碎,完整者展平后呈椭圆形、椭圆状披针形、倒卵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5-15cm,宽2-5cm,先端尖或急尖,基部楔形或圆形,边缘中部以上有疏齿。气微,味苦。 显微鉴别 叶横切面:上下表皮细胞扁方形,外壁角质化,偶见单细胞非腺毛。栅栏组织2列细胞,通过中脉,中脉下表皮内侧有厚角组织;中脉维管束周韧型,外侧围绕纤维束,薄壁组织中散在分泌腔。叶肉及薄壁细胞可见草酸钙簇晶及黄棕色内含物。 |
化学成分 | 果实中含杜茎山醌(maesaquinone)[1]。 |
性味 | 苦;性寒 |
功能主治 | 祛风邪;解疫毒;消肿胀。主热性传染病;寒热发歇不定;身疼;烦躁;口渴;水肿;跌打肿痛;外伤出血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15~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或捣敷。 |
各家论述 | 1.《本草图经》:主温瘴寒热发歇不定,烦渴,头疼,心躁。取其叶捣烂,以新酒浸,绞汁服之,吐出恶涎甚效。 2.《湖南药物志》:祛风寒,消肿胀。治腰痛,感冒头痛,眼目晕眩。 |
摘录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