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药材 > 陈皮

陈皮

《中国药典》陈皮

拼音 Chén Pí
英文名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
别名 橘皮
来源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。药材分为“陈皮”和“广陈皮”。采摘成熟果实,剥取果皮,晒干或低温干燥。
性状 陈皮:常剥成数瓣,基部相连,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,厚1~4mm。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,有细皱纹及凹下的点状油室;内表面浅黄白色,粗糙,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。质稍硬而脆。气香,味辛、苦。
广陈皮:常3瓣相连,形状整齐,厚度均匀,约1mm。点状油室较大,对光照视,透明清晰。质较柔软。
鉴别 (1)本品粉末黄白色至黄棕色。中果皮薄壁组织众多,细胞形状不规则,壁不均匀增厚,有的作连珠状。果皮表皮细胞表面观多角形、类方形或长方形,垂周壁增厚,气孔类圆形,直径18~26μm,副卫细胞不清晰;侧面观外被角质层,靠外方的径向壁增厚。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中果皮薄壁细胞中,呈多面形、菱形或双锥形,直径3~34μm,长5~53μm,有的一个细胞内含有由两个多面体构成的平行双晶或3~5个方晶。橙皮苷结晶大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,黄色或无色,呈圆形或无定形团块,有的可见放射状条纹。螺纹、孔纹和网纹导管及管胞较小。
(2)取本品粉末0.3g,加甲醇10ml,加热回流20分钟,滤过,取滤液5ml,浓缩至约1ml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橙皮苷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(附录Ⅵ B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用0.5%氢氧化钠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,以醋酸乙酯-甲醇-水(100:17:13)为展开剂,展开约3cm,取出,晾干,再以甲苯-醋酸乙酯-甲酸-水(20:10:1:1)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至约 8cm,取出,晾干,喷以三氯化铝试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炮制 除去杂质,喷淋水,润透,切丝,阴干。
性味 苦、辛,温。
归经 归肺、脾经。
功能主治 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用于胸脘胀满,食少吐泻,咳嗽痰多。
用法用量 3~9g。
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,防霉,防蛀。
摘录 《中国药典》
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果部 >> 陈皮

味辛苦,性温无毒,入肺肝脾胃四经。主下气消食,化痰破结,止呕咳,定霍乱,疗吐泻,利小便,通五淋,逐膀胱留热,杀寸白诸虫,核治腰痛疝痛,叶治乳痈胁痈,肉能止渴,多食令人气逆生痰。去白者兼能除寒发表,留白者兼能补胃和中,微炒用,产广中,陈久者良。
按∶陈皮辛苦之性,能泄肺部。金能制水,故入肝家,土不受侮,故入脾胃,采时性已极热,如人至老成,则酷性渐减,收藏又复陈久,则多历梅夏,而烈气全消,温中而无燥热之


《中药炮制》第七章 植物类·果核类 >> 陈皮

『来源』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。
『常用名』广陈皮、新陈皮、苏红皮、樟头红、习张、土皮、苏红、广皮。
『产地』广东、四川、湖南、江西、湖北等省。
『采收季节』10~12月。
『炮制方法』拣去杂质,抢水洗净,捞入筛内,上盖湿布,次日取出,切2分宽丝片,晒干也有不洗的,先用板刷刷去灰尘,再行剪片,若需降低酸性,也可用清炒法,取药片投入锅内,用文火炒至有焦点即可。
『用量』3~9克。
『贮存』装箱内加盖,防虫。


《饮膳正要》料物性味 >> 陈皮

味甘,平,无毒。止消渴,开胃气,下痰,破冷积。


《汤液本草》果部 >> 陈皮

气温,味微苦。辛而苦,味浓,阴也。无毒。
《象》云∶能益气,加青皮,减半,去滞气,推陈致新。若补脾胃,不去白;若调理胸中肺气,须去白。
《心》云∶导胸中滞气,除客气。有白术,则补脾胃;无白术,则泻脾胃。然勿多用也。
《珍》云∶益气利肺。有甘草,则补肺;无甘草,则泻肺。
《本草》云∶主胸中痰热、逆气,利水谷。下气,止呕咳。除膀胱留热、停水、五淋,利小便。主脾不能消谷,气冲胸中,吐逆霍乱。止泻,去寸白虫。能除痰,解酒毒。海藏治酒毒,葛根陈皮茯苓甘草生姜汤。手太阴气逆,上而不下,宜以此顺之。陈皮、白檀为之使。其芳香之气,清奇之味,可以夺橙也。


《本草备要》果部 >> 陈皮

能燥能宣,有补有泻,可升可降
辛能散,苦能燥、能泻,温能补、能和。同补药则补,泻药则泻,升药则升,降药则降。为脾、肺气分之药(脾为气母,肺为气龠。凡补药涩药,必佐陈皮以利气)。调中快膈,导滞消痰(大法治痰,以健脾顺气为主。洁古曰∶陈皮、枳壳利其气,而痰自下),利水破症,宣通五脏,统治百病,皆取其理气燥湿之功(人身以气为主,气顺湿除,则百病散。《金匮》云∶能解鱼毒、食毒)。多服久服,损人元气。入补养药则留白,入下气消痰药则去白(《圣济》云∶不去白,反生痰)。
去白名橘红,兼能除寒发表(皮能发散皮肤)。核治疝痛。叶散乳痈(皆能入厥阴,行肝气,消肿散毒。腰肾冷痛,橘核炒酒服良。《十剂》曰∶宣可去壅,生姜橘皮之属是也。《泊宅编》曰∶莫强中,食已辄胸满不下,百治不效。偶家人合橘皮汤,尝之似有味,连日饮之。一日坐厅事,觉胸中有物坠下,目瞪汗濡,大惊扶归,腹疼痛,下数块如铁弹,臭不可闻,自此胸次廓然。盖脾之冷积也,半年服药不知,功乃在橘皮。方用橘皮一斤,甘草、盐各四两,煮干点服,名二贤散。蒸饼丸,名润下丸。治痰特有验。世医惟知半夏、南星、枳壳、茯苓之属,何足语此哉!丹溪曰∶治痰,利药过多则脾虚,痰易生而反多。又曰∶胃气亦赖痰以养,不可攻尽,攻尽则虚而愈剧)。广中陈久者良,故名陈皮(陈则烈气消,无燥散之患。半夏亦然,故同用名二陈汤)。治痰咳,童便浸晒。治痰积,姜汁炒。治下焦,盐水炒。去核、皮,炒用。

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果部 >> 陈皮

橘皮,花开于夏,实成于秋,得火气少金气多,故味辛苦、气温、无毒。味薄气浓,降多升少,阳中之阴也。入手足太阴、足阳明经。其主胸中瘕热逆气,气冲胸中呕咳者,以肺主气,气常则顺,气变则逆,逆则热聚于胸中而成瘕,瘕者假也,假物象形,如痞满郁闷之类也,辛散苦泄温能通行,则气利而瘕热,诸症消矣。脾为运动磨物之脏,气滞则不能消化水谷,为吐逆霍乱泻泄等症,苦温能燥脾家之湿,使滞气运行,霍乱诸症自平矣。肺为运之上源,肺得所养,津液贯输,气化运动,故膀胱留热停水,五淋皆通也。去臭下气及寸白虫,辛能散邪苦能杀虫也。橘核味苦温而下气,所以入肾与膀胱,除因寒所生之病,凡腰痛肾冷膀胱气疝,诸方中必用之药。橘叶能散阳明厥阴经滞气,故妇人妒乳,内外吹,乳岩乳痈用之皆效。一方治妇人乳痈,未成者,即散,已成者即溃,痛极者不痛,神验。用真橘皮汤浸去白面,炒微黄为末,每服二钱属香油下,初发一服即效,总皆散结之功也。
陈皮,气味辛烈,凡青皮治低,陈皮治高,痰实气壅者服妙,然留白则补胃和中,而理脾,去白则消痰利滞而理肺,脾为元气之母,肺为摄气之龠,故专调诸气不离二经。君白术则益脾,单则损脾,佐甘草则补肺,否则泻肺,同竹茹治呃逆因热,同干姜治呃逆因寒,止香港脚冲心,除膀胱留热,利水道通五淋,消酒毒去寸白,消食消痰,开胃下气,霍乱吐泻,能温能补能和,功在诸药之上,同补气药则益气,同泄气药则破气,同消痰药则去痰,同消食药则化食,各从其类以为用也。
核研调酒饮,腰痛疝痛神丹。叶引经以肝气行,散乳痈胁痈圣药。肉生痰聚气。
主治(痘疹合参) 健脾温中,消食化痰,同参 散滞气,痘始终俱用,但气虚症候,兼在灌浆之时,不可过多。若自汗吐血气弱,皆所禁用,以其辛散走泄也。


《本草经解》陈皮

气温.味苦辛.无毒.主胸中瘕热逆气.利水谷.久服去臭.下气通神.陈皮气温.禀天春升之木气.入足厥阴肝经.味苦辛无毒.得地南西火金之味.入手少阴心经、手太阴肺经.气味升多于降.阳也.胸中者肺之分也.肺主气.气常则顺.气变则滞.滞则一切有形血食痰涎.皆假滞气而成瘕.瘕成则肺气不降而热生焉.陈皮辛能散.苦能泄.可以破瘕清热也.苦辛降气.又主逆气.饮食入胃.散精于肝.温辛疏散.肝能散精.水谷自下也.肺主降.苦辛下泄.则肺金行下降之令.而下焦臭浊之气.无由上升.所以去臭而下气也.心为君主.神明出焉.味苦清心.味辛能通.所以通神也.
【制方】
陈皮留白和中.去白消痰理气.同术补脾.同甘草补肺.同补气药补气.同破气药破气.同消痰药去痰.同消食药化食.各从其类以为用也.同人参、首乌、桂枝、归身、姜皮.治三日疟寒多.同白蔻、生姜、藿香、半夏.治寒痰.同白茯、甘草、半夏.名二陈汤.治痰症.同生姜.治哕.同藿香.治霍乱吐泻.同姜汁焙末.同枣煎.治脾疟.去白为末.麝香调酒下.治乳痈初发.盐汤泡.刮去白.同甘草丸.治痰涎上泛.同白术丸.名宽中丸.治脾虚胀满.不思饮食.


《药鉴》陈皮

气温,味辛微苦,气薄味浓,无毒,可升可降,阳中之阴也。必须年久者为美。去白性热,能除寒发表。存白性温,能补胃和中。与白术半夏同用,则渗湿而健胃。与甘草白术同用,则补脾而益胃。有白术则补脾胃,无白术则泻脾胃,有甘草则补肺,无甘草则泻肺。故补中汤用之以益气,平胃散用之以消谷,二陈汤用之以除痰,干葛汤用之以醒酒。予尝用陈皮一斤,滚水泡去白令极净,乌梅大草青盐各四两,浓煎取汁浸透,晒半干,再入白糖六两拌匀,用紫苏叶薄荷叶上盖,蒸一炷香,每用少许,不拘时常服,治久嗽痰火,长服健胃和中,解酒毒。


《珍珠囊补遗药性赋》主治指掌 >> 陈皮

陈皮,味辛苦性温无毒。可升可降,阳中之阴也。其用有二∶留白补胃和中;去白消痰泄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