豹皮樟
《中华本草》豹皮樟
拼音 | Bào Pí Zhānɡ |
英文名 | Chinese Litse |
别名 | 扬子木姜子、剥皮枫、花壳柴 |
出处 | 始载于《中国植物志》。 |
来源 | 药材基源: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茎皮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Litsea coreana Lévl.var. sinensis (Allen) Yang et P. H.Huang[Actinodaphne lancifolia(Sieb.et Zucc.)Meissn.var.sinensis Allen] 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,洗净,晒干。 |
原形态 | 豹皮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6m。树皮灰棕色,有灰黄色的块状剥落;幼枝红褐色,无毛,老枝黑褐色,无毛;顶芽卵圆形,先端钝,鳞片无毛或仅上部有毛。叶互生;叶柄长1-2cm,上面有柔毛;叶片革质,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5-10cm,宽2-3.5cm,先端急尖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绿色有光泽,下面绿灰白色,两面均无毛,羽状脉,侧脉每边9-10条,中脉在下面稍隆起,网纹不明显。雌雄异株;伞形花序腋生,无花梗;苞片早落;花被片6,等长,长约2mm;雄花雄蕊9-12,花药4室,均内向瓣裂;雌花子房近球形,花柱有稀疏柔毛,柱头2裂,退化雄蕊丝状,有长柔毛。果实球形或近球形,直径约6-8mm,先端有短尖,基部具带宿存花被片的扁平果托;果梗长约5mm,颇粗壮,果初时红色,熟时呈黑色。花期8-9月,果期翌年5月。 |
生境分部 |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地杂木林或林缘及旷野、沟边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河南、湖北等地。 |
性味 | 辛;苦;温 |
归经 | 胃;脾经 |
功能主治 | 温中止痛;理气行水。主胃脘胀痛;水肿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9-30g。 |
各家论述 | 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用于水肿、胃痛。 |
摘录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