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药材 > 白蔹

白蔹

《中国药典》白蔹

拼音 Bái Liǎn
英文名 RADIX AMPELOPSIS
别名 山地瓜、野红薯、山葡萄秧、白根、五爪藤
来源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 (Thunb.)Makino 的干燥块根。春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泥沙及细根,切成纵瓣或斜片,晒干。
性状 本品纵瓣呈长圆形或近纺锤形,长4~10cm,直径1~2cm;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,中部有1凸起的棱线;外皮红棕色或红褐色,有纵皱纹、细横纹及横长皮孔,易层层脱落,脱落处呈淡红棕色。斜片呈卵圆形,长2。5~5cm,宽2~3cm,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,可见放射状纹理,周边较厚,微翘起或略弯曲。体轻,质硬脆,易折断,折断时,有粉尘飞出。气微,味甘。
炮制 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晒干。
性味 苦,微寒。
归经 归心、胃经。
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。用于痈疽发背,疔疮,瘰疠,水火烫伤。
用法用量 4.5~9g;外用适量,煎汤洗或研成极细粉敷患处。
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。
摘录 《中国药典》

《中药大辞典》白蔹

拼音 Bái Liǎn
别名 白根、昆仑(《别录》),猫儿卵(《纲目》),鹅抱蛋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见肿消(《南京民间药草》),穿山老鼠(《浙江中药手册》),白水罐、山地瓜(《东北药植志》),铁老鼠、母鸡带仔、老鼠瓜薯(《广西中药志》),山栗子、八卦牛、白浆罐、狗天天(《辽宁经济植物志》),癞痢茶(江西《草药手册》)。
出处 《本经》
来源 为葡萄科植物白蔹。春、秋采挖,除去茎及细须根,洗净,多纵切成两瓣、四瓣或斜片后晒干。
原形态 白蔹,又名:菟核、白草(《本经》),野葡萄秧、小老鸹眼、七角莲、上竹龙、早黄钳、白天天秧。藤本,以卷须攀援他物上升。块根纺锤形或块状,深棕红色,根皮栓化,易剥落。小枝光滑,棕褐色,具纵纹。吁互生,掌状复叶,具柄;小叶片通常5枚,再次作掌状或羽状分裂;小叶有短柄或几无柄,最终裂片披针形残菱形,大小不等,先端尖,基部楔形,边,缘有不规则缺刻状粗齿,叶轴及小叶柄有翅;叶上面暗绿色,下面淡绿色,均光滑无毛。聚伞花序与叶对生,总花梗长4~9厘米,常缠绕,花小,直径1.5~2毫米,淡黄色;花萼5片,不明显;花瓣5片,卵圆形,后脱落;雄蕊5枚,花丝短;花盘杯状,明显;子房着生花盘中央,2室,花柱1枚,甚短。浆果球形,直径6~7毫米,蓝色或蓝紫色。花期6~7月。果期8~9月。
生境分部 生长于荒山的灌木丛中。分布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南、湖北、四川、山西、陕西、广西、内蒙古等地。主产河南、湖北、安徽、江西。此外,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广西等地亦产。
栽培 干燥的块根呈长椭圆形或纺锤形,两头较尖,略弯曲,长3~12厘米,直径1~3厘米,外皮红棕色,有皱纹,易层层脱落,内面淡红褐色。纵切瓣切面周边常向内卷曲,中部有一凸起的棱线。斜片呈卵圆形,厚1.5~3毫米,中央略薄,周边较厚,微翘起或微弯曲。质轻,易折断,折断时有粉尘飞出,断面白色或淡红色。气微,味甘。以肥大、断面粉红色,粉性足者为佳。
化学成分 含粘液质、淀粉等。
性味 苦甘辛,凉。
①《本经》:"味苦,平。"
②《别录》:"甘,微寒,无毒。"
③《药性论》:"味苦,平,有毒。"
④《滇南本草》:"性微寒,味苦辛。"
归经 入心、肝、脾经。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入脾、肺二经。"
②《本草求真》:"入肝、脾。"
③《本草撮要》:"入足少阴、厥阴经。"
功能主治 清热,解毒,散结,生肌,止痛,治痈肿,疔疮,瘰疬,烫伤,温疟,惊痫,血痢,肠风,痔漏。
①《本经》:"主痈肿疽疮,散结气,止痛。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,温疟,女子阴中肿痛。"
②《别录》:"下赤白,杀火毒。"
③《药性论》:"治面上疱疮。"
④《日华子本草》:"止惊邪,发背,瘰窃,肠风,痔漏,刀箭疮,扑损,温热疟疾,血痢,烫火疮,生肌止痛。"
⑤《本草图经》:"治风,金疮。"
⑥李杲:"涂一切肿毒,敷疔疮。"
⑦《纲目》:"解狼毒毒。"
用法用量 外用:研末撒或调涂。内服:煎汤,1~3钱。
注意 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。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代赭为使。反乌头。"
②《本草经疏》:"痈疽已溃者不宜服。"
③《本经逢原》:"阴疽色淡不起,胃气弱者,非其所宜。"
复方 ①治痈肿:㈠白蔹二分,藜芦一分。为末,酒和如泥,贴上,日三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
㈡白蔹、乌头(炮)、黄芩各等分。捣末筛,和鸡子白敷上。(《普济方》白蔹散)
②敛疮:白蔹、白芨、络石各半两,取干者。为细末,干撒疮上。(《鸡峰普济方》白蔹散)
③治聤耳出脓血:白蔹、黄连(去须)、龙骨、赤石脂、乌贼鱼骨(去甲)各一两。上五味,捣罗为散。先以绵拭脓干,用药一钱匕,绵裹塞耳中。(《圣济总录》白蔹散)
④治白癜风,遍身斑点瘙痒:白蔹三两.天雄三两(炮裂去皮脐),商陆一两,黄芩二两,干姜二两(炮裂、锉),踯躅花一两(酒拌炒令干)。上药捣罗为细散,每于食前,以温酒调下二钱。(《圣惠方》白蔹散)
⑤治冻耳成疮,或痒或痛者:黄柏、白蔹各半两。为末。先以汤洗疮,后用香油调涂。(《仁斋直指方》白蔹散)
⑥治瘰疬生于颈腋,结肿寒热:白蔹、甘草、玄参、木香、赤芍药、川大黄各半两。上药捣细罗为散,以醋调为膏,贴于患上,干即易之。(《圣惠方》白蔹散)
⑦治皮肤中热痱、瘰疬:白蔹、黄连各二两,生胡粉一两。上捣筛,容脂调和敷之。(《刘涓子鬼遗方》白蔹膏)
⑧治扭挫伤:见肿消二个,食盐适量。捣烂外敷。(《全展选编·外科》)
⑨治汤火灼烂:白蔹末敷之。(《备急方》)
⑩治吐血、咯血不止:白蔹三两,阿胶二两(炙令燥)。上二味,粗捣筛,每服二镜匕,酒水共一盏,入生地黄汁二合,同煎至七分,去滓,食后温服。如无地黄汁。入生地黄一分同煎亦得。(《圣济总录》白蔹汤)
临床应用 ①治疗外科炎症
将白蔹块根去皮研末,取3两(用量根据炎症面积加减)以沸水搅拌成团后,加75~95%酒精调成稠糊状,外敷患处,每日1次,以愈为度。对于疖、痈、蜂窝织炎、淋巴结炎、各种炎性肿块等急性感染的初期,有显着疗效。共观察3l例,除个别病情危急、全身反应严重加用抗菌素外,一般不用其他药物。用药后疼痛减轻,炎症很快吸收或局限。一般经治2~3天可愈。
②治疗扭挫伤
取见肿消2个,食盐适量,捣烂如泥外敷。共治80例,66例有效。有的经治4天就肿消痛减而愈。
摘录 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白蔹

拼音 Bái Liǎn
英文名 Japanese Ampelopsis,Japanese Ampelopsis Root, Root of Japanese Ampelopsisc
别名 兔核、白根、昆仑、猫儿卵、鹅抱蛋、见肿消、穿山老鼠、白水罐、山地瓜、铁老鼠、母鸡带仔、老鼠瓜薯、山栗子、人卦牛、白浆罐、野红薯、地老鼠、野着薯、母鸡抱蛋。
出处 出自1.《本经》。
2.陶弘景:白蔹近道处处有之。作藤生,根如白芷。破片,以竹穿之,日干。生取根捣敷痈肿亦效。
3.《唐本草》:白蔹,根似天门冬,一株下有十许根,皮赤黑,肉白如芍药,殊不如白芷。
4.《本草图经》:白蔹,今江淮州郡及荆、襄、怀、孟、商、齐诸州皆有之。二月生苗,多在林中,作蔓,赤茎,叶如小桑,五月开花,七月结实,根如鸡鸭卵,三、五枚同窠,皮赤黑,肉白。濠州有一种赤蔹
来源 药材基源: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块根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mpelopsis japonica (Thunb.)Makino [Paullinia japonica Thunb.]
采收和储藏:春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及细须根,洗净,多纵切成两瓣、四瓣或斜片,晒干。
原形态 白蔹 落叶攀援木质藤本,长约1m。块根粗壮,肉质,卵形、长圆形或长纺锤形,深棕褐色,数个相聚。茎多分枝,幼枝带淡紫色,光滑,有细条纹;卷须与叶对生。掌状复叶互生;叶柄长3-5cm,微淡紫色,光滑或略具细毛;叶片长6-10cm,宽7-12cm;小叶3-5,羽状分裂或羽状缺刻,裂片卵形至椭圆状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深锯齿或缺刻,中间裂片最长,两侧的较小,中轴有闲翅,裂片基部有关节,两面无毛。聚伞花序小,与叶对生,花序梗长3-8cm,细长,常缠绕;花小,黄绿色;花萼5浅裂;花瓣、雄蕊各5;花盘边缘稍分裂。浆果球形,径约6mm,熟时白色或蓝色,有针孔状凹点。花期5-6月,果期9-10月。
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:生于山地、荒坡及灌木林中,也有栽培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华北、东北、华东、中南及陕西、宁夏、四川等地。
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凉爽湿润的气候,从亚热带到温带均能栽培,适应性强,耐寒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砂质壤土、壤土、粘壤上均可种植。
栽培技术 用分根和扦插繁殖。分很繁殖:在春季植株未萌芽前,将植株挖出,每株分出带芽的根3-4个,按行珠距40cm×40cm开穴栽种,每穴栽1个带芽的根,覆土,将周围压实浇水,约20d左右出苗。打插繁殖:在7月进行,截取枝条,每段插穗上留3-4个节,按行株距15cm×15cm斜插于土中2-3节,留1-2节于地上,浇水保湿。生根后即可移栽。此外,还可以用种子和压条法繁殖。
田间管理 生长期间除注意中耕除草外,应及时浇水,保持土壤湿润。苗高30cm左右时应搭架缚蔓以利于攀援生长。每年应剪去枯枝和徒长枝,每株留4-5枝即可。每年春季返青前,施堆肥、厩肥等并培土。
性状 性状鉴别 块根长圆形或纺锤形,多纵切成瓣或斜片。完整者长5-12cm,直径1.5-3.5cm。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,有纵皱纹、细横纹及横长皮孔,栓皮易层层脱落,脱落处显淡红棕色,剖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,皱缩不平。斜片呈卵圆形,长2.5-5cm,宽2-3cm,切面类白色或浅红棕色,可见放射状纹理,周边较厚,微翘起或略弯曲。体轻,质硬脆,粉性。气微,味微甜。以肥大、断面粉红色、粉性足者为佳。
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:木栓层为2-6列木栓细胞,有时脱落。韧皮部射线宽广,韧皮束呈窄条状,形成层成环。木质部导管稀疏排列,周围有木纤维及木化薄壁细胞。薄壁组织中散有粘液细胞,内含草酸钙针晶束;薄墨细胞内充满淀粉粒,有的内含草酸钙簇晶。
粉末特征:淡红棕色。①淀粉粒单粒棍棒形、长圆形、长卵形、肾形、扁三角形或菱形,有的两端尖,直径3-13(-26)μm长至25(-43)μm,脐点、层纹不明显;复粒少数。②草酸钙针晶散在或成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,针晶长86-169μm。③粘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,长108-224μm,直径66-91μm,内含淡黄色粘液质,有的含针晶束。④草酸钙簇晶直径25-78μm,棱角宽大,有的似方晶。⑤具缘纹孔导管直径35-60(-83)μm,具缘纹孔排列成梯状或网状,纹孔口线形。⑤木薄壁细胞长方形壁稍厚,连珠状,单纹孔形状大小不一。此外,有石细胞、木纤维及木栓细胞。
化学成分 块根含粘质和淀粉,酒石酸(tartaricacid),β-谷甾醇(β-sitosterol),延胡索酸(fumaric acid),胡萝卜甙(daucosterol)。叶含没食子酸(gallic acid),1,2,6-三-O-没食子酰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1,2,6-tri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1,2,3,6-四-O-没食子酰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1,2,3,6-tetra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1,2,4,6-四-O-没食子酰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1,2,4,6-tetra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1,2,3,4,6-五-O-没食子酰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1,2,3,4,6-penta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二没食子酸(digallic acid),1,4,6-三-O-没食子酰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1,4,6-tri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-noside),2,4,6-三-O-没食子酰基-D-吡喃葡萄糖甙(2,4,6-tri-O-galloyl-D-glucopyranoside),2,3,4,6-四-O-没食子酰基-D-吡喃葡萄糖甙(2,3,4,6-tetra-O-galloyl-D-glucopyranoside),6-O-二没食子酰基-1,2,3-三-O-没食子酰基-β-D-吡喃葡萄糖甙(6-O-digal-loyl-1,2,3-tri-O-galloyl-β-D-glucopyranoside),槲皮素-3-O-a-L-鼠李糖甙(quercetin-3-O-a-L-rhamnoside),槲皮素-3-O-(2-O-没食子酰基)-a-L-鼠李糖甙[quercetin-3-O-(2-O-galloyl)-a-L-rhamnoside]。
药理作用 1.15的浓度对共心性毛癣菌、奥杜盎小孢子菌、腹股沟表皮癣菌等有抑制作用。根醇提物醋酸乙酸酯可溶部分,对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,300mg/kg显着抑制谷丙转氨酶(SGPT)、谷草转氨酶(SGOT)活性的升高。
2.白蔹煎剂本身无镇痛作用,但可显着增强黑附片和炙川乌的镇痛作用,拮抗黑附片、炙川乌和炙草乌时对离体蛙心的收缩作用。
3.抗癌作用: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细胞培养系JTC-26有抑制作用,抑制率在90%以上。
性味 苦;辛;性微寒
归经 心;肺;肝;脾经
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;散结止痛;生肌敛疮。主疮疡肿毒;瘰疬;烫伤;湿疮;温疟;惊痫;血痢;肠风;痔漏;白带;跌打损伤;外伤出血
用法用量 内服:煎汤,3-10g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涂。
注意 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,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。阴疽色淡不起,胃气弱者,也不宜服用。
复方 白蔹汤《圣济总录》;漏芦汤《外科精义》;贯众汤《圣济总录》
各家论述 1.《本草衍义》:白蔹、白芨古今服饵方少有用者,多见于敛疮方中,二物多相需而行。
2.《本草经疏》:白蔹,若则泄,辛则散,甘则缓,寒则除热,故主痈肿疽疮,散结止痛。盖以痈疽皆由荣气不从,逆于肉里所致:女子阴中肿痛,亦由血分有热之故;火毒伤肌肉,即血分有热;目中赤,亦血热为病,散结凉血除热,则上来诸苦,蔑不济矣。其治小儿惊痫、温疟及妇人下赤白,则虽云惊痫属风热,温疟由于暑,赤白淋属湿热,或可通用,然病各有因,药各有主,以类推之,或非其任矣,尚俟后哲详之。总之为疔肿痈疽家要药,乃确论也。
3.《本经逢原》:白蔹,性寒解毒,敷肿疡疮,有解散之功,以其味辛也。《本经》治目赤惊痫温疟,非取其解热毒之力欤?治阴肿带下,非取其去湿热之力欤?《金匮》薯蓣丸用之,专取其辛凉散结以解风气百疾之蕴蓄也。世医仅知痈肿解毒之用,陋哉。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,同白及治金疮失血,同甘草解狼毒之毒,其辛散之功可知。
4.《本草正义》:白蔹苦泄,能清湿热而通壅滞,痈肿疽疮,多湿火为病,古人所谓痈疽,本外疡之通称,此疽字,非近世之所谓阴疽。结气以热结而言,苦泄宣通,则能散之,痛者亦热结之不通,《经》文以止痛与除热并言,则非泛治一切诸痛可知。目赤乃湿热之上凌,惊痫多气火之上菀,温疟本是热痰窒塞,阴中肿痛,亦湿火结于肝肾之络,总之,皆苦泄宣通之作用。医经主治,未尝不与陆氏《诗疏》同条共贯也,《别录》以治赤白,亦泄导湿热之浊垢,曰杀火毒,则约而言之耳。《日华子》谓治发背,则古之背疽,多是火毒,此与太阳经凝结之背疽不同,不可含浑。又谓瘰疬,面上疱疮,亦即《本经》主痈肿之义。又谓治肠风痔漏,血痢,刀箭疮,扑损,生肌止痛,则于《本经》、《别录》之外,多一层凉血破血,化瘀生新之义。又可作疡家外治末药,盖苦而善泄,义固相因。
5.《本经》:主痈肿疽疮,散结气,止痛。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,温疟,女子阴中肿痛。
6.《别录》:下赤白,杀火毒。
7.《药性论》:治面上疱疮。
8.《日华子本草》:止惊邪,发背,瘰疬,肠风,痔漏,刀箭疮,扑损,温热疟疾,血痢,烫火疮,生肌止痛。
9.《本草图经》:治风,金疮。
10.李杲:涂一切肿毒,敷疔疮。
11.《纲目》:解狼毒毒。
摘录 《中华本草》

《中药学》第二章 清热药 >> 白蔹

【药用】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。
【性味与归经】苦,微寒。入心、胃经。
【功效】清热解毒,消痈肿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于疮疡痈肿。
本品有清热解毒;消痈肿的功效,对于疮疡痈肿、红肿热痛之症,既可内服,亦可外敷。如发背初起或疮疡痈肿,以本品配赤小豆,共研细末,用鲜鸡蛋白调和外涂。此外,水火烫伤,亦可用白蔹末外敷。
【处方用名】白蔹根、白蔹(洗净,晒干,切碎用)
【一般用量与用法】一钱至三钱,煎服。外用适量。
【方剂举例】内托白蔹散《沉氏尊生》:白蔹、赤芍、当归、连翘、黄芩、白芷、瓜蒌仁、川芎、天花粉、乳香、防风、桔梗、柴胡、白蒺藜、生甘草。治痈疽溃疡不收。
白蔹散《证治准绳》:白蔹、黄柏。治冻耳成疮,或痒或痛。


《本草纲目》草部(三) >> 白蔹

「释名」白草、白根、兔核、猫儿卵、昆仑。
「气味」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
「主治」
1、疔疮初起。用水调白蔹末涂搽。
2、一切痈肿。用白蔹、赤小豆、网草,共研为末,加鸡蛋白调匀涂搽。又方:用白蔹二分、藜芦一分,共研为末,酒调涂搽。一天三次。
3、脸上粉刺。用白蔹二分、藜芦一分,共研末,酒调涂搽。一天三次。
4、冻耳成疮。用白蔹、黄蘖,等分为末,加生油调匀搽耳。
5、汤火伤。用白蔹研末敷涂。
6、风痹筋急。用白蔹二分、熟附子一分,共研为末。每服一小撮,酒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以身中暖和为度。忌食猪肉、冷水。


《千金翼方》草部下品之上 >> 白蔹

味苦甘,平,微寒,无毒。主痈肿疽疮,散结气,止痛,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,温疟,女子阴中肿痛,下赤白,杀火毒。一名菟核,一名白草,一名白根,一名昆仑。生衡山山谷,二月八月采根,曝干。


《中药炮制》第七章 植物类·根及根茎类 >> 白蔹

『来源』本品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。
『产地』南方各省均产。
『采收季节』春秋季采挖。
『炮制方法』去杂质洗净,冬春季用温水浸半小时,夏秋季用冷水稍浸片刻,捞入筐内,复盖湿布,润透取出,切直片2厘厚,晒干或烘干。
『用量』3~6克。
『贮存』装箱内加盖,防潮。


《本草经集注》草木下品 >> 白蔹

味苦、甘,平、微寒,无毒。主治痈肿疽疮,散结气,止痛,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。
温疟,女子阴中肿痛。下赤白,杀火毒。一名菟核,一名白草,一名白根,一名昆仑。生衡山山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(代赭为之使,反乌头。)
近道处处有之,作藤生,根如白芷,破片以竹穿之,日干。生取根捣,敷痈肿亦效。(敦煌本《新修》卷十,《大观》卷十,《政和》二五五页)


《新修本草》卷第十 >> 白蔹

味苦、甘,平、微寒,无毒。主痈肿疽疮,散结气,止痛,除热目中赤,小儿惊痫,温疟杀火毒。一名兔核,一名白草,一名白根,一名昆仑。生衡山山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
代赭为之使,反乌头。近道处处有之,作藤生,根如白芷,破片以竹穿之,晒干。生取根捣,敷痈肿亦效。
〔谨案〕
此根,似天门冬,一株下有十许根,皮赤黑,肉白,如芍药,殊


《本草备要》草部 >> 白蔹

泻火,散结
苦能泄,辛能散,甘能缓,寒能除热。杀火毒,散结气,生肌止痛。
治痈疽疮肿,面上 疮,金疮扑损(箭镞不出者,同丹皮或半夏为末,酒服),敛疮方多用之(故名,每与白芨相须),搽冻耳(同黄柏末油调)。
蔓赤,枝有五叶,根如卵而长,三五枝同窠,皮乌肉白。一种赤蔹,功用皆用(郑奠一曰∶能治温疟血痢,肠风痔 ,赤白带下)。


《本草蒙筌》草部下 >> 白蔹

味苦、甘、气平、微寒。无毒。一云有毒。随处蔓生,深林犹盛。根如鸡鸭卵,三五同窠。采待中秋时,黑皮洗净。破片以竹穿日曝,入药与白芨并行。反乌头,使代赭。退赤眼除热,散结气止疼。理小儿温疟惊痫,疗女子阴户肿疼。杀火毒,为火煨汤泡圣药;治外科,敷背痈疔肿神丹。


《冯氏锦囊秘录》草部下 >> 白蔹

得金气,故味苦辛、甘、平,微寒,无毒。苦则泄,辛则散,甘则缓,寒则除热,故主敷散痈肿疽疮火毒,散结止痛之要药也。若痈疽已溃,不宜服,以其性寒也。
白蔹反乌头散结气,止疼,治女子阴肿,乃系外科要药,敷背痈疔肿神丹。


《医学入门》治疮门 >> 白蔹

白蔹无毒苦甘平,敛诸疮口故留名,除热目赤杀火毒,女阴肿痛儿痫惊。
主痈疽发背、疔疮、瘰 、痔漏、扑损刀箭汤火等疮,散结止痛生肌。《衍义》云∶白蔹、白芨,古今服饵方少用,多见于敛疮方中,二物多相而行。又除热目中赤,杀火毒,女子阴中肿痛,下赤白,小儿惊痫,瘟疟。
代赭为使,反乌头。又一种赤蔹,功用与白蔹同,但表里俱赤耳。


《证类本草》白蔹

(白蔹_图缺)
味苦、甘,平、微寒,无毒。主痈肿疽疮,散结气,止痛,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,温疟,女子阴中肿痛,下赤白,杀火毒。一名菟核,一名白草,一名白根,一名昆仑。生衡山山谷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曝干。(代赭为之使,反乌头。)
陶隐居云∶近道处处有之。作藤生,根如白芷,破片以竹穿之,日干。生取根捣,敷痈肿亦效。唐本注云∶此根似天门冬,一株下有十许根,皮赤黑,肉白,如芍药,殊不似白芷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∶蔓生,枝端有五叶。今所在有之。药性论云∶白蔹使,杀火毒,味苦,平,有毒,恶乌头。能主气壅肿。用赤小豆、 草为末,鸡子白调涂一切肿毒,治面上疮。子治温疟,主寒热,结壅热肿。日华子云∶止惊邪,发背,瘰 ,肠风痔 ,刀箭疮,扑损,温热疟疾,血痢,汤火疮,生肌止痛。
图经曰∶白蔹,生衡山山谷,今江淮州郡及荆、襄、怀、孟、商、齐诸州皆有之。二月生苗,多在林中作蔓,赤茎,叶如小桑。五月开花,七月结实。根如鸡鸭卵,三、五枚同窠,皮赤黑,肉白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破片曝干。今医治风,金疮及面药方多用之。濠州有一种赤蔹,功用与白蔹同,花实亦相类,但表里俱赤耳。
圣惠方∶治疔疮,以水调白蔹末敷疮上。外台秘要备急治汤火灼烂,用白蔹末敷之。肘后方∶治发背,白蔹末敷并良。
衍义曰∶白蔹、白芨,古今服饵方,少有用者,多见于敛疮方中。二物多相须而行。


《本草求真》泻热 >> 白蔹

(蔓草)散肝脾湿热内结
白蔹(专入肝脾)。敷肿疮疡。清热解毒。散结止痛。久为外科所用要药。然目赤惊痫。温疟阴肿。滞下淋浊失精。金疮生血。凡因湿热湿毒而成者。何一不可以为内科之用。如金匮薯蓣丸。用此以解风气百疾蕴蓄。(张璐曰。其汤全以桂枝汤和营散邪。合理中汤兼理药误。君以薯蓣。大理脾肺。毫不及乎补益肾肝。)又书载同地肤子。则可以治淋浊失精。同白芨则可以敛金疮失血。(故曰血饮。)同甘草则可以解野狼毒之毒。岂尽痈肿解毒而已哉?但此味辛(入肺)主散。味苦主降。味甘主缓。故止可以散结解热。若胃气虚弱。痈疽已溃者。均非所宜。蔓赤茎有五叶。根如卵。长有三五枚同窠。皮黑肉白。代赭石为使。反乌头。色赤为赤蔹。功用皆同。


《本经逢原》蔓草部 >> 白蔹

苦甘辛微寒,小毒。反乌附。解野狼毒毒。
《本经》主痈肿疽疮,散结气止痛,除热、目中赤,小儿惊痫,温疟,女子阴中肿痛,带下赤白。
发明 白蔹性寒。解毒,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,以其味辛也。但阴疽色淡不起,胃气弱者,非其所宜。《本经》治目赤、惊痫、温疟,非取其解热毒之力欤。治阴肿带下,非取其去湿热之力欤。《金匮》薯蓣丸用之,专取其辛凉散结,以解风气百疾之蕴蓄也。世医仅知痈肿解毒之用,陋哉。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,同白芨治金疮失血,同甘草解野狼毒之毒,其辛散之功可知。而痈疽已溃者不宜用。


《本草从新》蔓草类 >> 白蔹

泻火散结.
苦能泄.辛能散.甘能缓中.寒能除热.杀火毒.散结气.生肌止痛.治痈疽疮肿.面上疮.金疮扑损.(箭镞不出者、同丹皮或半夏为末、酒服.)敛疮方多用之.(故名、每与白芨相须.)搽冻耳.(同黄柏末、油调.)赤蔹功用皆同.(郑奠一曰∶能治温疟血痢、肠风痔漏、赤白带下.)蔓赤.枝有五叶.根如卵而长.三五枚同窠.皮乌肉白.反乌头.(外台方


《得配本草》草部(蔓草类三十七种) >> 白蔹

代赭石为之使。反乌头。
甘、苦、微寒。杀火毒,散结气。治阴肿带下,肠风痔 ,瘰 痈肿,生肌止痛。得藜芦为末,酒调敷痈肿。配白芨,治金疮出血。


《本草便读》蔓草类 >> 白蔹

白蔹(图缺)
苦能泻热.辛可疏邪.散结行瘀.止为性寒能解利.消痈敛口.皆因毒火未潜消.(白蔹.苦辛而寒.散热结.疏邪滞.并无酸敛之性.即本经亦无敛疮口之句.但云主治痈肿疮疽.散热止痛等语.则后人用之敛疮者.皆因火毒滞留营分.而肌肉不敛耳.)


《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》下品之上 >> 白蔹

味苦甘,平、微寒,无毒。主痈肿疽疮,散结气,止痛,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,疟血邪,发背,瘰 ,肠风,痔 ,刀箭疮,扑损,温热疟疾,血痢,汤火疮,生肌止痛。代赭为之使。反∶乌头。


《名医别录》卷第三 >> 白蔹

味甘,无毒.主下赤白,杀火毒.一名白根,一名昆仑.生衡山.二月、八月采根,干.(代赭为之使,反乌头.)
《本经》原文∶白蔹,味苦,平、微寒.主痈肿疽疮,散结气,止痛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温疟,女子阴


《本草分经》不循经络杂品 >> 白蔹

苦辛甘寒,除热泻火毒,散结气治疮疽,敛疮方中多之。赤蔹功用同。


《本草择要纲目》白蔹

【根】【气味】
苦平无毒.
【主治】
痈肿疽疮.散结气.止痛除热.目中赤.小儿惊痫温疟.女子阴中肿痛.带下赤白.杀火毒.治发背瘰 .面上 疮.肠风痔漏.血痢.刀箭疮扑损.生肌止痛.解野狼毒毒.又生取根捣敷痈肿有效.今医治风及金疮多用之.往往与白芨相须而用.


《本草撮要》草部 >> 白蔹

味苦.入足少阳厥阴经.功专清上逆之火.泄下郁之热.以及阴肿带下.得白芷治诸物哽咽.得附子治风痹筋急.同丹皮或半夏为末酒服.治箭镞不出.同白芨为末.敛疮口.汤火烂伤.以末敷之效.反乌头.


《外科全生集》诸药法制及药性 >> 白蔹

苦平无毒,生肌止痛,解野狼毒、虫毒。


《药性切用》草部(蔓草类) >> 白蔹

苦辛甘寒,泻火散结,为敛疮专药。赤者同功,但走血分为异。

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白蔹

(本经下品)
【气味】苦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主痈肿疽疡,散结气,止痛,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温疟,女子阴中肿痛,带下
【核】曰∶生衡山山谷,及江淮、荆、襄、怀、孟、商、齐诸州。二月生苗,多在林中,作蔓赤节,叶小如桑。五月开花,七月结实。根如鸡鸭卵而稍长,三五同窠,皮黑肉白。一种赤蔹,花实功用少别,表里都赤也。代赭为之使,反乌头。
【 】曰∶敛从欠,音酣,平声;与敛从 ,音廉,上声者迥别。有以敛训聚敛之敛谬矣。盖敛,欲也,遂也,金也,洁也,坚洁遂欲,以功用证名也。故与白及相 ,古方多并用之。但白及因风致动,而金至斯坚;白敛因热致结,而金遂斯解,良繇金坏为形证,此更坚形坚脏,平定阴阳内外上下,以及血气之倾移者也。
(四大地大曰金,与五行金行,少有异同。五行之金,在脏归肺,在形归皮毛;四大之金,


《滇南本草》白蔹

白蔹(图缺),味苦、辛,性微寒。入脾、肺二经。收肺气。止痛除热,止血,涩大肠下血,痔漏痈疮。
白蔹 水煎,点水酒服。
──务本卷三


《本草图经》白蔹

白蔹(图缺),生衡山山谷,今江淮州郡及荆、襄、怀、孟、商、齐诸州皆有之。二月生苗,多在林中作蔓,赤茎;叶如小桑;五月开花,七月结实;根如鸡、鸭卵;三、五枚同窠,皮赤黑,肉白。二月、八月采根,破片,曝干。今医治风金疮及面药方多用之。濠州有一种赤蔹,功用与白蔹同,花、实亦相类,但表里俱赤耳。


《长沙药解》白蔹

【本经】白敛。味苦平。主痈肿疽创,散结气,止痛除热,目中赤,小儿惊痫,温疟,女子阴中肿痛。一名免核,一名白草,生山谷。
味苦,微寒,入足少阳胆、足厥阴肝经。清少阳上逆之火,泻厥阴下郁之热。
《金匮》薯蓣丸方在薯蓣。用之治虚劳,风气百疾,以其泻肝胆之郁热也。
白蔹苦寒疏利,入肝胆之经,散结滞而清郁热。其诸主治,消瘰疬,平痔漏,清赤目,止血痢,除酒皻,灭粉刺,理痈肿,收带浊,解女子阴中肿痛。